城市套路深,我要回农村,却不知农村路更滑
今天分享的是路遥的作品《平凡的世界》,一起来体会那个年代的辛酸与不易。
煎饼摊大妈说:“我月入3万,怎么会少你一个鸡蛋?”火了之后,很多人抱怨,上了985、211大学,留在了大城市,却还不如街边摊煎饼的大妈。
我们只注意到她们的收入,却很少有人看到,生活在那个年代的她们,也曾想过念书,较后为了家庭妥协。
读书,任何时候都是较值得投资的事情
孙少平每天竭尽全力,首先是为了赚回那两块五毛钱。他要用这钱来维持一个漂泊者的起码生活。更重要的是,他要用这钱帮助年迈的老人和供养妹妹上学。
他在工地上拼命干活,以此证明他是个好小工。他做到了这一点——现在拿的是小工行里的较高工钱。
去年和“萝卜花”一块上那个工地时,他曾装得一个字也不识。现在他又装成了个文盲。一般说来,包工头不喜欢上过学的农村青年。念书人的吃苦精神总是令人怀疑的。
镇江泰牌输送装备有限公司专业生产提升机,输送机上面的配件。主营畚斗,提升带,橡胶球,传送带,刮板,链条,是这个行业的龙头企业!
孙少平已经适应了这个底层社会的生活。尽管他有香皂和牙具,也不往出拿;不洗脸,不洗脚,更不要说刷牙了,吃饭和别人一样,端着老碗往地上一蹲,有声有响地往嘴里扒拉。
说话是粗鲁的。走路拱着腰,手背抄起或筒在袖口里;两条腿故意弄成罗圈形。吐痰像子弹出膛一般;大便完和其他工匠一样拿土坷垃当手纸。没有人看出他是个识字人,并且还当过“先生”呢。
虽然少平看起来成了一个地道的、外出谋生的庄稼人,但有一点他却没能做到,就是在晚上睡觉时常常失眠——这是文化人典型的毛病。好在别人一躺下就拉起了呼噜,谁知道他在黑暗中大睁着眼睛呢?如果大伙知道有一个人晚上睡不着觉,就像对一个不吃肥肉的人一样会感到不可思议。
当然,不踏实的睡眠并不影响他第二天的劳动,他终究年轻,体力象拉圆的弓弦那般饱满……转眼间,一个月过去了。
现在,宿舍楼起了第一层;楼板安好后,开始砌第二层的屋墙。少平的工作是把浇过水的湿砖用手一块块往二层上扔——这需要多么大的臂力和耐力啊!这无疑是小工行里较苦的活;可是他应该干这活,因为他拿的是这一行的“高工资”。
这工地站场监工的是包工头胡永州的一个侄子,他年龄不大,倒跟上他叔叔学得有模有样,嘴里叼根黑棒卷烟,四处转悠着,从早到晚不离工地,指手划脚,吆吆喝喝。
胡永州本人一般每天只来转一转,就不见了踪影——他同时包好几个工程,要四下里跑着指挥。晚上他是回这里来住的。胡永州和他侄子分别住在工地旁厂方腾出来的闲窑里。 工程大忙以后,需要的人也多了。胡永州陆续从东关大桥头又招回一些工匠;同时也打发走了几个干活不行的人。
人手一多,一老一小两个做饭的就应付不过来。他们光做饭还可以,但那个老汉还兼管采买,大筐的土豆和白菜,五十斤一袋的面粉,老汉一个人拿不动。
胡永州突然决定由少平帮助老汉出去采买东西。对于工匠们来说,这是个轻松活,人人巴不得去干。但胡永州念少平是一个县的老乡,把这好差事交给了他。
少平就像被“提拔”了一样高兴。他现在每天只在工地上干半天活,另外半天就和做饭的老汉一块到街上去采买东西;一天下来,感觉当然比过去轻松多了。
活路稍微一轻松,他突然渴望能看点什么书——算一算,他又很长时间没见书的面了。
很多人不适应大城市的快节奏生活,常常自嘲、抱怨说,“城市套路深,我要回农村。”却不知“农村路更滑。”
读书到底有没有用,我想我们每个人心里都很清楚。